首页 > 考古发现 > 考古发现
返回列表

成体中心考古现场:古鱼盆惊现“WiFi”信号

文章出处: 加入时间:2024/5/27 浏览次数:1076

成都市体育中心项目考古工地--常州几何纹营造学社

  26日上午,在成都市体育中心项目考古工地,记者见到了出土的陶器、瓷器以及建筑材料等遗物。根据这些遗物,大致可以想象千余年前成都人的休闲生活:遛鸟回来给鸟食罐添食,吃饭要有蘸水和泡菜,家里除了酒罐,最重要的是还得有“WiFi”……

有“WiFi信号”的鱼盆残片--常州几何纹营造学社

  鱼盆上的“WiFi”信号 还是满格的

  “这个器物是五代时期的。”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指着一件陶片介绍。记者注意到,这件陶片已裂成了两块,一面刻有一条肥鱼。

  “这不是WiFi信号嘛!”记者注意到,陶片上分明刻有形似“WiFi”信号的图案,共有10道。“还是满格的。”一位参观人员打趣道。

  不过,工作人员介绍,这道形似现代“WiFi”信号的图案应该表现的是水波纹。该器物原先应该是个盆或者缸,主要用于盛水。从器物的外观看来,是属于普通人家使用。

出土的酒罐--常州几何纹营造学社

  蘸水碟、酒罐、甑 舌尖上的老成都

  者注意到,出土的文物除了建筑构件外,多数为食器,常见的有各种形制的碗,深浅不一。

  其中,一个类似灯盏的物件引起四川新闻网记者注意。它的口径约七八厘米,内部很浅。考古队工作人员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,这件残具原先可能为碟,也是一件食器,“类似于现在的蘸水碟。”

  不过,古人的蘸水可能与现在不大一样。“可以装些豆瓣酱,或者摆点泡菜。”

  有了“吃”,当然少不了“喝”。工作人员指着一件出土器物说,“那一件是罐,应当是用来装酒的。”罐子高约20厘米,目测能装4斤左右的酒。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,除了酒罐,出土文物中另有一件蒸煮器皿——甑(zeng,四声)。

  这些刚刚出土的器物,通过古鱼盆“WIFI”连接后,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幅画面:千余年前的老成都,傍晚时分,妇人从甑中取出蒸好的饭菜,盛入深浅不一的碗中,摆上桌面。桌子的四方,各有一蘸水碟放着酱和泡菜。男主人从酒罐中倒一碗川酒,呷一口:“巴适!”

返回列表